據鈦白粉聯盟秘書處統(tǒng)計,2022年,中國鈦白粉行業(yè)除了停產關閉的以外,具備正常生產條件的全流程型生產商共43家。其中,純氯化法工藝2家(中信鈦業(yè)、宜賓天原海豐和泰),同時具有硫酸法工藝和氯化法工藝的3家(龍佰、攀鋼釩鈦、魯北化工),其余38家都是硫酸法工藝。
畢勝認為,生產商越來越少,單個生產商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是國際上鈦白粉工業(yè)的發(fā)展潮流之一?,F今,除中國以外,全球的鈦白粉生產商只有10多家,工廠數17-18座,綜合產能為350萬噸/年左右。但是2022年,我國的全流程鈦白粉生產商已有40余家(不包括后處理加工型的工廠),綜合產能為470萬噸/年。隨著各地擴產項目的陸續(xù)竣工投產,生產商和工廠數必將進一步增加。當前的行業(yè)狀況是,大多數企業(yè)的產品質量相差無幾,中低端過剩,高端缺乏的市場沒有根本變化。
畢勝強調,目前全國鈦白粉行業(yè)現有生產商的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在已經公開的多個現有鈦白粉生產商正在實施的擴建或新建鈦白粉項目中,2022~2023年,至少有7個項目將建成投產(包括硫酸法項目5個,氯化法項目2個),新增規(guī)模在80萬噸/年以上。到2023年末,鈦白粉行業(yè)現有企業(yè)的生產總規(guī)模將達到550萬噸/年左右。
根據公開的信息,現在正在建設、2022~2023年完成的業(yè)外加盟鈦白粉項目至少有4個(包括硫酸法工藝2個,氯化法工藝1個,鹽酸法工藝1個),設計產能達到66萬噸/年以上。
預計2023年,中國鈦白粉的總產能將至少達到610萬噸/年左右,大約占全球鈦白粉總產能64%左右。如果以83%~85%的行業(yè)正常開工率計,屆時鈦白粉的年度總產量將達到500萬~510萬噸。預計今年,鈦白粉行業(yè)的硫酸法總產能達到500萬噸/年以上。如若國內數十個新能源項目中的一部分建成投運,產能必將繼續(xù)增加。
目前,國產鈦原料主要產地為四川攀西地區(qū),河北承德地區(qū),以及山東、新疆等地較小礦山,產能的總體擴增程度有限。而進口礦的數量總體上呈下降趨勢,到港船期也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未來,鈦礦原料的市場供求失衡將是大概率的事情。
全行業(yè)43家全流程型的鈦白粉生產商中,具有或部分具有鈦原料資源的只有5家,其余的廠家只能通過不同的渠道外購原料,這在很大程度上給正常生產帶來不確定性。因此,不但沸騰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所用的高檔鈦原料供應是一個難題,硫酸法鈦白粉也同樣面臨鈦原料短缺的瓶頸。
面對行業(yè)的未來發(fā)展,畢勝指出,全行業(yè)必須高度重視產品品牌建設,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密切關注新一輪產業(yè)政策。2002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鈦白粉生產國,2009年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經過近70年特別是近20多年來的發(fā)展,我國鈦白粉工業(yè)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還只能說是規(guī)模上的生產大國,要實現品牌意義上的生產強國的目標,還要作進一步努力。